菩提子,杜英科大型常绿阔叶乔木,菩提子树木为灰色,树皮褶皱,树冠庞大,枝叶向外延伸,叶子为心形,叶片舒展平整,表面光滑,成熟时果皮呈蓝紫色,表面光滑,核果为近球形。花期8-9月,果期10-12月。据说因其果实坚韧,籽大,释迦佛当时叫他的弟子们穿起来用以念佛、念法、念僧,因此把它取名为“菩提子”。
菩提子原产于尼泊尔,在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夏威夷等地广泛分布,在广东、云南地区也有栽培。菩提子主要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菩提子喜温暖多湿,阳光充足,耐寒,适合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生长;菩提子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直接扦插繁殖。
菩提子在手中把玩能够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系统,调节新陈代谢,防止皮肤老化美容护肤的功能,又有提高免疫力,的成效。在佛教菩提子珠按其瓣数而拥有不同的神秘含义,一般分为1到17瓣不等,各自拥有各自的含义,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
人用"菩提子"这一名词来翻译我们所玩的菩提子。并刻意安上金刚和菩提的双重意思。事实上菩提子,真实的内涵是印度教(尼泊尔等的国教)中“湿婆神的眼泪(或者眼球)”。“ 湿婆”这个名字是在印度教时代出现的,他的原型一般被认为是吠陀时代的风暴之神鲁陀罗。湿婆,又译作“希瓦”,是仁慈的意思,象征着“昌盛”和“吉祥”,同时又象征着“毁灭”。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拥有毁灭和力量。
而他长在前额上的第三只眼更是一件比还可怕的。这只眼平时总是紧闭着,一旦睁开就会喷出毁天灭地的愤怒之火,摧毁所看到的一切,就连神也不能幸免。曾经引诱湿婆的爱神,就是被这只眼烧成了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