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石,地质学术语,地壳和上地幔主要造岩矿物之一。石榴石晶体与石榴籽的形状、颜色十分相似,故名“石榴石”。颜色好净度高的石榴子石可以称为宝石。石榴石的英文名称为Garnet,由拉丁文“Granatum”演变而来,意思是“像种子一样”。常见的石榴石为红色,但其颜色的种类十分广阔,几乎涵盖了整个光谱的颜色。
常见的石榴石因应其化学成分而确认为六种种类,分别为红榴石(Pyrope)、铁铝榴石(Almandine)、锰铝榴石(Spessartite)、钙铁榴石(Andradite)、钙铝榴石(Grossular,变种有沙弗来石(tsavorite)及肉桂石(hessonite))及钙铬榴石(Uvarovite)。石榴石形成两个固溶体系列:(1)红榴石-铁铝榴石-锰铝榴石及;(2)钙铬榴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 石榴石在国际上没有等级的区分。所谓的几A都是依个人的看法区分的。同一款石榴石在不同人手中能说出不同A数。
主要成分
石榴石化学组分较为复杂,不同元素构成不同的组合,故而形成类质同像的系列石榴石族。其通式为A3B2(SiO4)3,其中A代表二价元素(钙、镁、铁、锰等),B为三价元素(铝、铁、铬以及钛、钒、锆等)。常见的有镁铝榴石,其含铬和铁元素而呈血红、紫红和褐红色等;其次是铁铝榴石,呈紫红色,包体发育的晶体,可琢磨出四射星光;镁铁榴石呈淡玫瑰—紫红色,是石榴石类宝石的重要品种之一;钙铝榴石含微量钒和铬离子,故而有称为上品的绿色品种。
石榴石有很多种颜色,包括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粉红及透明。其中罕见的蓝石榴石,于1990年代后期在马达加斯加贝基利(Bekily)首先被发现。此外在美国部分地区、俄罗斯及土耳其亦有其踪影。因为含钒量高的原因(约为1wt.%,V2O3),其颜色在白热光(incandescent)下会由蓝绿色转为紫色。部分种类的石榴石都有转色的性质。在日光下,它们的颜色类别有绿、米黄色、棕、灰及蓝色;但在白热光下,它们会出现淡红、带紫或粉红色。因为它们的转色特性,此种石榴石常被错认为金绿宝石(Chrysoberyl)。各种石榴石的光波传输性质由有宝石质素的透明样品至工业用的不透明研磨料都有。矿物的光泽可以分类为玻璃及树脂类。